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AFLD)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(NASH)成为全球健康挑战,相关基础研究热度持续攀升。体外细胞模型是揭示疾病机制和筛选潜在药物的关键起点。然而,构建稳定、可重复的脂肪肝细胞模型常面临操作繁琐、标准化不足的痛点。本文将解析如何利用标准化试剂盒实现从造模到检测的“一站式”高效服务。
第一步:精准模拟病理环境 - 脂肪肝细胞模型构建试剂盒
核心病理模拟: 该试剂盒的核心是提供生理比例的油酸钠(模拟单不饱和脂肪酸) 和棕榈酸钠(模拟饱和脂肪酸)。这种组合能更真实地模拟人体内高游离脂肪酸环境,诱导肝细胞内脂滴快速、高效形成。
即用无忧: 溶液预先经过0.22μm滤膜过滤除菌,可直接加入细胞培养基,省去研究者自行配制、过滤、除菌的麻烦步骤,避免操作误差和污染风险。
质控保障: 包含溶剂对照(SW-003),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源于脂肪酸本身的作用,而非溶剂影响。
灵活高效: 单盒即可满足约400次(24孔板规格)的造模需求。存储建议分装(2~8℃保存2周,-20℃保存6个月),避免反复冻融保证试剂活性。
第二步:直观可视化脂滴 - 油红O染色试剂盒
经典染色利器: 造模成功后,需验证细胞内脂质积累。油红O是特异性染色中性脂质(如甘油三酯) 的金标准染料,将其染成鲜艳的红色或橙黄色,便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和拍照记录。
广泛适用性: 该试剂盒适用于脂肪肝模型研究中常见的样本类型:贴壁细胞、3D类器官、组织冰冻切片、骨髓涂片等(注意:不适用于石蜡切片)。
操作简便: 包含优化配方的染色液(SW-006)和专用的洗涤缓冲液(SW-007),开盒即用,简化染色流程。单盒同样可支持约400次检测。
第三步:灵敏定量脂质含量 - 尼罗红荧光检测试剂盒
现代荧光定量: 相较于油红O的定性/半定量,尼罗红提供了更高灵敏度和定量潜能。这种疏水性染料可嵌入脂滴,发出强荧光信号。
兼容高端平台: 染色后的样本适用于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分析。流式细胞术尤其擅长快速、客观地分析大量单个细胞的脂质含量,进行精确的定量比较和分群研究。
灵活选择: 试剂盒提供Mini Kit (SW-004-1 & SW-005-1, 约200次) 和标准Kit (SW-004-2 & SW-005-2, 约1000次) 两种规格,满足不同通量实验需求。核心组分Nile Red (1000X浓缩液)需-20℃避光保存,Assay Buffer保存条件相对宽松。
一站式服务的核心优势
无缝衔接: 三种试剂盒的设计(浓度、溶剂、处理流程)充分考虑了彼此间的兼容性。使用模型构建试剂盒处理的细胞,可无缝对接进行油红O染色或尼罗红荧光检测,无需研究者额外摸索条件。
标准化与可重复性: 所有试剂均经严格质控,提供明确浓度和详细说明书,最大程度减少批次差异和操作者差异,显著提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,这对多中心研究或长期项目至关重要。
高效省时: 省去研究者自行寻找、购买、配制、优化各种原材料的巨大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。开盒即用或仅需简单稀释(如尼罗红),大幅提升研究效率。
全面解决方案: 覆盖了脂肪肝体外研究的核心流程:病理环境模拟 (造模) -> 形态学观察 (染色) -> 定量分析 (荧光检测),满足研究者不同层面的分析需求。
应用场景展望:
NAFLD/NASH疾病机制研究: 探索不同脂肪酸组合、药物、基因等对肝细胞脂质代谢、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。
药物筛选与评价: 高通量筛选潜在的治疗脂肪肝或NASH的药物候选分子,评估其降脂或保护肝细胞的效果。
毒性评估: 研究环境毒素或药物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干扰和潜在肝毒性。
基因功能研究: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(如CRISPR)结合此模型,研究特定基因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。
在脂肪肝研究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,标准化、高效、可靠的研究工具显得尤为重要。苏州阿尔法生物提供的脂肪肝细胞模型构建试剂盒,搭配油红O染色和尼罗红荧光检测试剂盒形成的“一站式”解决方案,通过无缝衔接、标准化操作、高效省时的优势,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。这不仅加速了基础研究的进程,也为药物开发和毒性评估提供了更坚实的平台,最终将助力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脂肪肝疾病,更快地找到战胜它的方法。更多详细产品信息和 实验耗材可以进入 苏州阿尔法进行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