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织培养中的常用器皿
在组织培养工作中,器皿是不可或缺的工具,其使用量极大。若采用玻璃系统,通常需准备三套培养器皿以满足循环使用需求:一套正在使用,一套处于刷洗处理阶段,另一套经消毒后贮存备用。目前,组织培养常用的器皿主要分为玻璃瓶皿和塑料瓶皿两大类。
玻璃瓶皿
组织培养所用的各种玻璃器皿,需选择透明度好、无毒的中性硬质玻璃制成,常用的有以下几种:
玻璃瓶
主要用于配制和储存各种培养液、血清等液体,通常可采用 500 毫升、250 毫升、100 毫升的生理盐水瓶和血浆瓶代替。
培养瓶
专为培养细胞设计,要求选用优质材料制作,瓶壁厚度均匀,便于细胞贴壁生长和观察;瓶口大小需一致,口径一般不小于 1 厘米,以保证吸管能伸入瓶内任何部位。其规格有 200 毫升、100 毫升、30 毫升、25 毫升、15 毫升等。
<="">
培养皿
常用于培养和分离组织以及软琼脂培养等,规格按直径划分,有 60 毫米、120 毫米等。
吸管
包括刻度吸管和短尖头吸管。刻度吸管主要用于移送培养液,常用规格有 20 毫升、10 毫升、5 毫升和 1 毫升等。短吸管分为弯头和直头两种,直头吸管可用于吸加少量培养液、吸细胞悬液、加抗菌素、加 NaHCO₃调 pH 等;弯头吸管除了移液,还能吸取组织块,在组织块培养法中用于摆布组织块等。这些吸管在清洗晾干后、消毒之前,需在管的根端口中用尖镊取少许脱脂棉堵塞,堵塞的松紧度要适宜,过多会妨碍透气,过少则易脱落且起不到防异物的作用。
离心管
离心、漂洗和分离细胞是培养细胞的常规操作,常用的离心管规格有 50 毫升、15 毫升、10 毫升、 5 毫升、1 毫升等。
此外,还有各种规格的三角烧瓶、烧杯、量筒、漏斗、试管、注射器、贮存细胞用的安瓿等常规玻璃器皿,它们在组织培养的不同环节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。
塑料瓶皿
近年来,我国开始使用塑料瓶皿进行组织培养。这种特制塑料瓶皿具有透明平坦、无毒性且有利于细胞生长的优点。目前,国内部分实验室已应用这类器皿,但多为进口产品。塑料瓶皿通常经过消毒并密封包装,使用时打开包装即可,一般为一次性使用。若反复使用,刷洗和消毒过程较为麻烦,还可能影响细胞的贴附性,且容易产生划痕。不过,塑料培养瓶皿已成为国际通用的培养用品,随着经济的发展,我国的应用也必将越来越广泛。
多孔培养板
由底板和盖板两部分组成,每块底板上有多个圆孔,适用于单细胞克隆、生长曲线测定、药物测试和单克隆抗体等研究。其规格有 4 孔、6 孔、24 孔、96 孔等多种。
培养皿
形状与玻璃培养皿完全相同,规格按直径分有 30 毫米、60 毫米、100 毫米等。
培养瓶
带有螺旋帽,适用于在 CO₂温箱中培养,规格按底面积分有 25 平方厘米、75 平方厘米等。
通用塑料培养用瓶皿在容积、表面积、细胞产量等方面各有不同,不同厂家的产品也各有特点,具体信息可参考相关表格。
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,无论是玻璃瓶皿还是塑料瓶皿,都在为细胞培养工作提供着重要的支持,满足着不同实验场景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