👉 设备隐患:培养箱水盘滋生真菌、生物安全柜滤网失效、移液器吸头残留病原体... 这些「死角」最容易被忽视!
👉 操作漏洞:开盖时间过长、手套接触污染表面、培养基配制时带入杂菌... 不良习惯正在给污染「开绿灯」!
👉
材料风险:冷冻细胞解冻时交叉污染、合作方提供的细胞暗藏病原体...「外来户」可能是定时炸弹!
❓ Q1:如何彻底消除污染?
⚠️ 关键看「污染范围」!如果是单个培养皿污染,立刻隔离销毁;要是整个培养箱中招,必须整机灭菌 + 更换水盘!反复污染同一区域?可能是设备故障,建议联系工程师检修!
❓ Q2:细菌 / 真菌 / 酵母污染能救活吗?
💡 原代培养初期可用「三抗组合」(青霉素 + 链霉素 + 真菌抑制剂)紧急处理,但传代 3 次后仍有污染,必须丢弃!记住:舍不得淘汰污染细胞,等于给实验室埋下「定时炸弹」!
❓ Q3:新买的细胞绝对安全吗?
❗ 答案是NO!即使从
ATCC 购买的细胞,也建议先在隔离培养箱中观察
2 周,用 TSY 平板检测确认无污染后再混入主培养体系!
❓ Q5:清洁后如何验证无菌?
✅ 超简单!用无抗生素 TSY 平板在实验室各角落开盖暴露
1 小时,37℃培养 48 小时后观察:
✨ 0 菌落 = 完美通过
⚠️ 1-3 个菌落 = 局部清洁不到位
🚫 >3 个菌落 = 必须重新消毒!
❗ PIC/S 2025 最新标准要求:
✅ 建立动态污染控制策略(CCS),每月更新风险评估
✅ 灭菌后必须做PUPSIT 测试(过滤器完整性验证)
✅ A 级洁净区全程监控悬浮粒子,发现异常立即停机!
🚫 用抗生素替代无菌操作
🚫 反复使用未灭菌的移液器吸头
🚫 培养箱水盘直接加自来水
🚫 污染区域和清洁区域混用耗材
关注我,下期揭秘「细胞培养室里的 10 个死亡操作」!
评论区留言「0 污染」,免费领取《实验室无菌操作 SOP 手册》!
# 实验室安全 #生物污染防控 #科研干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