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俩是细胞的 “主食”,但喂多喂少都是坑,得拿捏好分寸!
-
细胞疯长时超爱 “偷懒”:90% 葡萄糖不走线粒体好好产能量,反而变成乳酸堆起来(瓦博格效应实锤!)
-
矛盾点:糖太多(>30mM)虽然能让细胞长得快,但乳酸一超标,线粒体直接摆烂,ATP 不够用,蛋白合成自然拉垮…
-
不止是氮源这么简单!参与 TCA 循环给核苷酸 “搭骨架”,但多了(>4mM)会脱氨产氨,有毒!
-
跟产物质量直接挂钩:太少(<0.1mM)会让糖蛋白唾液酸化不足,单抗稳定性直线下降…
-
给细胞 “换条路”:加苹果酸酶(ME2),把丙酮酸转成苹果酸,乳酸少了,TCA 循环还更顺!
-
碳源混搭:用半乳糖替部分葡萄糖,乳酸积累速度降 60%,对数期还能延长,简直双赢~
这俩副产物看着不起眼,浓度一超标,细胞直接 “罢工”!
-
超过 20mM:细胞活率掉 30%,病毒包装效率砍半!
-
应对方案:
-
别一次喂太猛!葡萄糖维持在 5-15mM,让糖酵解 “不超载”
-
装个在线监测(比如拉曼光谱),乳酸浓度实时盯,补料速度跟着调
-
超过 5mM:糖基化酶直接被抑制,产物糖链结构全乱套…
-
控氨小妙招:
-
用谷氨酰胺二肽(比如 Ala-Gln)替代,慢慢释放,氨少多了
-
灌流培养时加个离子交换柱,氨浓度能降 40% 以上,亲测有效!
-
啥时候补?葡萄糖 < 5mM,或者溶氧(DO)突然涨 10%,赶紧安排!
-
补料配方:6% 葡萄糖 + 4mM 谷氨酰胺 + 2 倍必需氨基酸,渗透压控制在 350mOsm/kg,稳!
-
混合必须匀!2000L 罐用低剪切桨叶(比如 Lightnin A315),搅拌 30-50rpm,别让营养分布不均
-
动态补料 yyds:用代谢模型预测消耗速度,实时调泵速!有案例显示,这么操作乳酸能稳在 10±2mM,产物滴度直接翻 3.2 倍!
从小罐放大到大罐,得用缩小模型模拟流体环境,保证细胞生长速度偏差 <15%,产物糖基化相似度> 90% 才算过关~
总之,昆虫细胞培养的核心就是:喂对营养、控好废料、补得精准!从实验室到工厂,把这些细节吃透,你的
“超级工厂” 就能稳定输出高质量产物啦~
#细胞培养 #代谢调控 #生物制药 #病毒疫苗生产 #重组蛋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