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LISA试剂体系复杂,各组分需严格遵循配方和操作规范配置,以确保实验条件的稳定性。以下是常用试剂的详细说明:
包被缓冲液的主要作用是为抗原或抗体提供适宜的pH环境,使其能稳定地吸附在酶标板的聚苯乙烯表面。其配方为:
•
Na₂CO₃:1.59g
•
NaHCO₃:2.93g
•
蒸馏水:加至1000ml
配置要点:称量时需使用分析纯试剂,溶解后可使用pH计校正pH值,确保其稳定在9.6 左右。配置完成后应分装保存于4℃冰箱,避免反复冻融,有效期一般为1-2周。 |
洗涤缓冲液用于去除酶标板上未结合的反应物,减少非特异性结合,是保障实验信噪比的关键。配方如下:
•
KH₂PO₄:0.2g
•
Na₂HPO₄·12H₂O:2.9g
•
NaCl:8.0g
•
KCl:0.2g
•
Tween-20:0.5ml(终浓度0.05%)
•
蒸馏水:加至1000ml
Tween-20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,能有效破坏非特异性疏水作用,但其浓度不宜过高,否则可能影响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。配置后可室温保存,若出现浑浊或污染需重新配制。
稀释液用于稀释抗原、抗体或待检样本,防止其因浓度过高导致的非特异性反应,并维持蛋白的稳定性。常用配方有两种:
1.
BSA稀释液:牛血清白蛋白(BSA)0.1g,加洗涤缓冲液至100ml (终浓度0.1%)。
2.
血清稀释液:以羊血清、兔血清等与洗涤液配成5%~10%的混合液。
BSA稀释液适用于大多数情况,而血清稀释液在某些特定抗体检测中可减少交叉反应,配置后需4℃冷藏保存,一周内使用完毕。
终止液用于终止酶促反应,使显色稳定,便于后续吸光度检测。配置方法为:在178.3ml蒸馏水中,逐滴缓慢加入21.7ml浓硫酸(98% ),边加边搅拌。
安全警示: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,稀释时必须将酸缓慢加入水中,严禁将水倒入酸中,以免发生暴沸飞溅。配置后应储存于耐腐蚀容器中,标记清晰,避免误触。 |
底物缓冲液为酶促反应提供适宜pH环境,常用pH5.0磷酸柠檬酸缓冲液,由0.2M Na₂HPO₄ ( 28.4g/L)25.7ml与0.1M柠檬酸( 19.2g/L )24.3ml混合而成,加蒸馏水至50ml。在此基础上,可配制两种常用显色液:
•
TMB使用液:取TMB(10mg/5ml无水乙醇)0.5ml ,加入底物缓冲液(pH5.5)10ml,再加入0.75% H₂O₂ 32μl 。 TMB显色为蓝色,终止后变为黄色,灵敏度高,适用于多数HRP标记的ELISA 实验。
•
ABTS显色液:取ABTS 0.5mg,加入底物缓冲液(pH5.5)1ml ,再加入3% H₂O₂ 2μl。ABTS显色为绿色,稳定性较好,无需避光反应。
显色液需现配现用,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失效。
ELISA实验实验耗材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直接影响实验重复性和准确性,核心实验耗材包括以下几类:
聚苯乙烯塑料板(酶标板)有40孔或96孔两种规格,根据实验样本量选择。优质酶标板应具备吸附均匀、背景低、孔间差异小的特点,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有破损或污染。ELISA 检测仪(酶标仪)用于测定酶标板各孔的吸光度,需定期校准,确保波长准确性(常用450nm、492nm等)。
•
加样器:50μl及100μl加样器为常用规格,用于精准加样。使用前需校准,加样时避免枪头触碰孔壁或样本,防止交叉污染,枪头应一次性使用。
•
洗涤瓶与塑料滴头:洗涤瓶用于分装洗涤缓冲液,滴头应选用与酶标板孔匹配的规格,确保洗涤液均匀加入每孔,洗涤时需注意充分浸泡,弃液时拍干但避免过度用力。
•
玻璃器皿:小烧杯、玻璃棒、试管、吸管和量筒等用于试剂配置,需洁净干燥,避免残留污染物影响试剂质量。
•
温控设备:4℃冰箱用于试剂和样本的短期保存;37℃孵育箱用于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和酶促反应,需维持温度稳定,避免温度波动导致反应效率下降。
•
其他:小毛巾用于酶标板孵育时覆盖保湿,防止液体蒸发。
为保证实验质量,试剂与实验耗材需严格管理:试剂应按说明书要求储存,标记名称、浓度、配置日期和有效期;实验耗材需分类存放,玻璃器皿及时清洗灭菌,一次性耗材使用后按医疗垃圾规范处理;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,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。
综上所述,ELISA实验的试剂配置和实验耗材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基础。只有严格遵循规范,把控每一个细节,才能获得准确、可靠的实验结果,为后续的科研分析或提供有力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