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细胞分选主要基于不同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来分离单个细胞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单细胞分选原理:
一、荧光激活细胞分选(FACS)原理
-
标记细胞
-
首先,利用能够特异性结合细胞表面或内部成分的荧光染料来标记细胞。这些荧光染料可以是直接标记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 - 荧光染料复合物,也可以是能够进入细胞并结合到特定细胞器或核酸上的染料。例如,用一种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标记淋巴细胞表面的 CD4 蛋白,这样 CD4 + 淋巴细胞就会带有荧光信号。
-
激光检测
-
标记后的细胞被制成单细胞悬液,然后通过一个高速流动的液流系统,使细胞逐个通过激光检测区域。当细胞经过激光照射时,会产生不同的光学信号。
-
其中,前向散射光(FSC)与细胞的大小有关,细胞越大,前向散射光越强;侧向散射光(SSC)与细胞内部的复杂性(如颗粒度、细胞器的数量等)有关,细胞内部结构越复杂,侧向散射光越强。同时,结合在细胞上的荧光染料被激光激发后会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,荧光信号的强度与细胞上标记的荧光染料的数量有关,也就是和细胞表面或内部被标记成分的量有关。
-
信号识别与分选
-
仪器中的光学检测系统会收集这些光学信号(FSC、SSC 和荧光信号),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。计算机根据预设的参数(如特定的荧光强度范围、细胞大小范围等)来识别目标细胞。
-
当识别到目标细胞时,分选系统会给细胞带上电荷。带电荷的细胞在通过一个高压电场时,会根据所带电荷的性质(正电荷或负电荷)和电场的方向,偏转到不同的收集容器中,从而实现单细胞分选。
二、微流控单细胞分选原理
-
微流控芯片结构与流体控制
-
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微小的通道系统,通常在微米级别。其通道结构可以精确地控制细胞悬液和其他液体的流动。通过外部的压力控制系统或者电动泵,可以使细胞在微通道中以单细胞的形式流动。
-
单细胞捕获
-
利用微流控芯片中的微阱或微阀结构来捕获单个细胞。例如,在一些基于微阱的单细胞捕获系统中,微阱的大小刚好可以容纳一个细胞。当细胞在流体的推动下流经微阱时,会因为物理障碍或者流体动力学原理而被捕获在微阱中。
-
还有一些基于微阀的系统,通过控制微阀的开闭,可以将单个细胞隔离在特定的区域。
-
单细胞释放与收集
-
一旦细胞被捕获,就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操作,如观察、分析或者标记。之后,通过改变流体的压力或者方向,将捕获的单细胞从微阱或微阀中释放出来,并引导到收集区域,完成单细胞分选。
三、基于液滴微流控的单细胞分选原理
-
液滴生成
-
将细胞悬液和反应试剂(如用于细胞裂解或核酸扩增的试剂)分别通过不同的通道引入到微流控芯片中。在芯片的特定区域,利用油相和水相不相溶的原理,将细胞包裹在微小的液滴(通常是纳升级别)中。每个液滴中理论上可以包含一个细胞。
-
细胞识别与分选
-
可以在液滴生成过程中或者生成后,对液滴中的细胞进行识别。例如,通过检测液滴中的荧光信号来判断细胞是否带有特定的标记。对于符合要求的含有单细胞的液滴,可以通过电场、磁场或者机械力等方式进行分选。
-
比如,带有电荷的液滴在电场中会发生偏转,从而将目标单细胞所在的液滴收集到特定的容器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