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本文通过实验数据对比,解析不同技术路线的特异性差异,提供引物设计与反应体系优化方案。
在 LAMP 反应中,非特异性扩增发生率高达 28%(《Biosensors & Bioelectronics》2023),主要源于低温退火(55-65℃)引发的引物二聚体。相比之下,常规 PCR 通过以下策略提升特异性:
-
Tm 值:58-62℃(相差≤2℃)
-
GC 含量:40-60%
-
3' 端避免连续 G/C(≤3 个)
-
产物长度:100-300bp(利于电泳分离)
实验验证:
某科研团队在检测 EGFR 突变时,通过添加 5% DMSO 并优化引物,使非特异性条带减少 70%,扩增效率提升 2 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