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们看不见的实验室深处,在零下86摄氏度甚至零下196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中,沉睡着一批关乎人类未来的“生命密码”——它们可能是致命的病毒毒株、罕见的遗传病细胞、或是研发疫苗的关键样本。这些高价值的生物样本,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石,更是国家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的战略资源。它们的安全,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有效应对下一次突发传染病,能否攻克癌症等重大疾病。
想象一下,管理一个存放着数万支致命病毒样本的“宝库”,却依然依靠人工记录、手动查找。这不仅是一场效率的噩梦,更是一个巨大的安全漏洞:
效率低下,风险高昂:每一次开箱手动盘点,都意味着样本暴露于环境温度波动的风险中,可能影响样本活性。同时,工作人员也面临着更高的生物暴露风险。
错误难免,追溯困难:人工记录信息易出错,样本一旦错放或信息丢失,就如同石沉大海,珍贵的科研链条随之断裂。
安全堪忧,管控薄弱:样本是否被错拿?是否被非授权出库?传统管理方式难以实现实时监控与拦截,为生物安全埋下隐患。
这些痛点充分说明,对于这些战略性生物资源,“存得住”只是第一步,“管得好、看得见、控得住”才是真正的核心要求。
面对这些挑战,一场由数智技术引领的生物样本管理革命正在发生。以海尔生物医疗推出的 Eudemon(爱德蒙)生物样本数智管理方案 为例,我们能看到科技如何为这些脆弱的宝藏穿上坚实的“智能盔甲”。
1. “火眼金睛”:-86℃下的精准识别
方案的核心是原创的 -86℃ NAIT识别技术。它让管理系统在超低温环境下拥有了“无感精准识别”的能力。即使冻存管表面结霜,也能保证100%准确读取信息,彻底解决了“看不清、读不准”的百年难题。
2. “瞬间洞察”:5秒完成自动盘点
以往需要耗费数小时、冒着风险开箱进行的盘点工作,现在只需 5秒。不开箱即可对数万支样本完成自动盘点和实时监测,盘库效率提升80%,真正做到“心中有数”,样本活性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。
3. “全流程追溯”:不错不丢,全程可控
通过数字码、条形码、二维码及芯片码的“四码合一”,每个样本都拥有了唯一的电子身份。从存取到流转,每一步操作都被实时记录与更新,实现了样本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与100%全流程管控,存取效率提升50%。
这项技术的意义远不止于提升实验室效率。它正在为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注入新动能。
助力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:通过对人员、样本、设备、环境、过程、数据的全流程安全保障,该方案为研究高风险病原微生物的P3实验室等关键设施提供了坚实的支撑。
防范外来生物入侵:在海关口岸,智慧生物样本库能安全保藏截获的外来病原体或物种样本,为监测、预警和防范传染病输入、生物入侵提供至关重要的数据和样本支持。
保障科研连续性:对于重大科研项目,确保珍贵样本(如罕见病样本、病毒疫苗株)的绝对安全和数据完整,就是保障了国家科研战略的连续性与竞争力。
结语:安全存储,是为了更安全的未来
守护这些高价值生物样本,就是守护我们应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“武器库”,就是守护全人类健康的共同未来。从依赖人力的传统管理模式,到自动化、智能化、全程可溯的数智新时代,技术的进步正让我们在与微小病原体和重大疾病的斗争中,变得更加从容、更有把握。
这不仅是实验室技术和实验室仪器的升级,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、负责任的安全承诺。